累累葡萄话青春 参天白杨映华章
9月10日,在新疆吐鲁番葡萄沟青蛙巷,68岁的摄影师艾西丁·托乎提(本报1980年报道所用名字是爱西顶——记者注)拎出一个袋子,里面是一沓照片和厚厚的剪报簿。剪报簿的首页,1980年8月16日的《中国青年报》跃入眼帘——那一年,23岁的艾西丁刚从部队复员,手中
9月10日,在新疆吐鲁番葡萄沟青蛙巷,68岁的摄影师艾西丁·托乎提(本报1980年报道所用名字是爱西顶——记者注)拎出一个袋子,里面是一沓照片和厚厚的剪报簿。剪报簿的首页,1980年8月16日的《中国青年报》跃入眼帘——那一年,23岁的艾西丁刚从部队复员,手中
9月10日,在新疆吐鲁番葡萄沟青蛙巷,68岁的摄影师艾西丁·托乎提(本报1980年报道所用名字是爱西顶——记者注)拎出一个袋子,里面是一沓照片和厚厚的剪报簿。剪报簿的首页,1980年8月16日的《中国青年报》跃入眼帘——那一年,23岁的艾西丁刚从部队复员,手中
9月10日,新疆吐鲁番葡萄沟青蛙巷,68岁的摄影师艾西丁·托乎提(1980年报道所用名字:爱西顶)拎出一个布袋,里面是他的珍藏:一沓照片,一本厚厚的剪报簿。剪报簿的首页,一张已泛黄的剪报映入眼帘——1980年8月16日的《中国青年报》报道。